本文导读目录:
华南师范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?
刘湘 说到华南师范大学的优秀校友,怎么能错过刘湘小姐姐!刘湘是华南师范大学2015级体育科学学院的学生,广州本地人。自小练习游泳,参加比赛成绩优秀。进入了省队更是一步一步地获取了更好的成绩,在喀山游泳世锦赛上更是拿到了铜牌的好成绩!获得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。
李静雯 看过《今日关注》的小伙伴想必不会对李静雯陌生。李静雯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,曾任广州电视台早间新闻主播,主持过《今日关注》等节目,曾获广东电视台“我最喜爱的主持人”称号。她和郑达的主持搭档简直是我的童年呀!这个温婉、阳光大方的女主持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童年女神当之无愧。
说到名人,首先要说的就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。郑泽光就是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的。他还是我们现在的英语老师刘丽珠老师的大学同学。上次英语课刘老师跟我们说起,我们都感到非常惊讶与自豪。还有刘颂豪,中国科学院院士,著名的光学家,也是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的(当时是广东文理学院物理系)。
李文豹和周深谁高
李文豹高。根据查询李文豹和周深个人资料得知,李文豹的身高为166cm,而周深的身高为161cm,所以李文豹高。周深,1992年9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,成长于贵州省贵阳市,中国内地男歌手,毕业于乌克兰利沃夫国立立谢科音乐科学院美声专业。
《声入人心第一季》成员有阿云嘎、余笛、洪之光、高天鹤、王晰、蔡程昱、龚子棋、简弘亦、郑云龙、廖佳琳、金圣权、李琦、南枫、贾凡、陆宇鹏、王凯、李文豹、鞠红川、张超、周深。《声入人心第一季》是由湖南卫视制作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,共12期,由廖昌永、刘宪华、尚雯婕三位音乐人作为出品人。
周深:在节目中被称为深深,是整个节目组的宠儿,但因常与多人互动被称作小猪蹄子,并因从某艺人处获得小百灵称号。方书剑:因小时候演唱过《小男孩》而被称为小男孩。李文豹:昵称豹豹,因在鬼屋中表现冷静而被称为鬼屋王者。
黄妈喊周深宝贝是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《偶像练习生》第三期中的情景。在这一期中,周深作为选手参演,并在表演过程中迷倒了黄妈,黄妈便开心地喊周深宝贝。
蔡程昱,男,籍贯为安徽宿州,1998年1月17日出生,歌手。也是我们的菜high c,小菜。第一次预演就唱了九个HIGH C,前三期都是稳稳的首席,第一次公演是和阿云嘎一起演唱尚雯婕的《鹿 be free》,真的超级好听!第二次公演是和郑云龙大龙,一起演唱《对不起,我爱你》。
阿云嘎、余笛、洪之光、高天鹤、王晰、蔡程昱、龚子棋、简弘亦、郑云龙、廖佳琳、金圣权、李琦、南枫、贾凡、陆宇鹏、王凯、李文豹、鞠红川、张超、周深、星元、仝卓、方书 剑、丁辉、黄子弘凡、李向哲、翟李朔天、高杨、石凯、马佳、李彦锋、代玮、陈博豪、刘彬濠、梁朋杰、蔡尧 。
华东师范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?
1、董卿 董卿——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。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。说到董卿,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夸赞她的人品——这一两年来,董卿刷屏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。说起董卿,大家想到的第一个词,早已不是“央视一姐”,而是“三次下跪采访老翻译家”。
2、华东师范大学是一间世界一流、98211的著名公办大学。里面走出过的名人很多很多,下面由我来举例举例吧。刘翔 刘翔是一位跨栏跑步高手,在2004年夏季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总决赛上,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,夺得了金牌。
3、华东师范大学走出的名人有董卿,周有光,赵丽宏。她(他)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,都来自我国著名的华东师范大学。华东师范大学是我国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,它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,作家,诗人,还有主持人,更多的是桃子满天下的老师。
4、首先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央视一姐——董卿。她曾经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。她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,曾经多次主持过央视春晚,和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节目如:《朗读者》、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等。她的优雅被大家所喜爱。然后就是体育健将刘翔。他是中国田径(110米跨栏)一级运动员,多次在奥运会上夺冠。
5、华东师范大学曾汇聚众多历史名人执教,其中郭沫若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学术贡献,为师大树立了文学与学术的双重典范。田汉作为中国戏剧界的领军人物,其在师大的讲授,不仅丰富了戏剧教育的内涵,更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。
6、冯契。原名冯宝麟,出生于浙江诸暨。中国现当代著名哲学家与哲学史家。1935年考入清华哲学系,师从金岳霖、冯友兰等中国现代哲学最有影响力的清华学派代表人物,1940年代在西南联大清华文科研究所完成硕士论文。1950年代初,冯契来到刚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,成为该校哲学系创始人,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。
以上就是美行思远关于李文豹毕业学校的相关内容,希望大家能够对申请留学有更清楚的认识,顺利申请到满意院校和专业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